孙楷第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3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孙楷第集/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编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
ISBN 978-7-5004-6780-9
Ⅰ.孙… Ⅱ.中… Ⅲ.古典文学—文学研究—文集 Ⅳ.I206.2-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022210号
责任编辑 季寿荣
责任校对 刘桂菊
技术编辑 李建
数字编辑 周晏
出版发行
社址 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 100720
电话 010—84029450(邮购)
网址 http://www.csspw.cn
经销 新华书店
印刷装订 北京一二零一印刷厂
版次 2008年4月第1版
印次 2008年4月第1次印刷
开本 880×1230 1/32
印张 15.5
插页 4
字数 370千字
纸书定价 41.00元
凡购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图书,如有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调换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目录
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发展
宋朝说话人的家数问题
三言二拍源流考
《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传通俗演义》
《水浒传》旧本考——由明·新安刊大涤馀人序本百回本 《水浒传》推测旧本《水浒传》
《水浒传》人物考
《包公案》与包公案故事
李笠翁与《十二楼》——亚东图书馆重印《十二楼》序
夏二铭与《野叟曝言》
关于《儿女英雄传》
董解元弦索《西厢记》中的两个典故
吴昌龄与杂剧《西游记》——现在所见的杨东来评本《西游记》杂剧不是吴昌龄作的
释《录鬼簿》所谓次本
重话旧山楼
关汉卿行年考
元曲家考略(选辑)
《九歌》为汉歌辞考
再论《九歌》为汉歌辞——答许雨新
清商曲小史
绝句是怎样起来的
读变文
敦煌写本《张淮深变文》跋
刘裕与士大夫
唐章怀太子贤所生母稽疑
唐宗室与李白
作者主要论著目录
作者年表
编者的话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创立之时就在职的研究员,人们往往是将孙楷第的名字与文学研究所连在一起的。作为五四之后进入学界的学者,孙楷第的治学生涯又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进入现代时期这一重大事件密不可分。
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但直接影响和促进了小说戏剧的创作,也使古典小说戏曲的研究受到空前的重视,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进程。孙楷第是五四后出现的第一代学者,自20世纪30年代初就受到国内、国际学术界的推重,并在此后半个多世纪漫长岁月里,坚持良好的学风,锲而不舍地为古典文学研究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他的研究成果拓展了古典文学研究的视野,他的学风、文风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纯正的、正直的学者楷模。
孙楷第,字子书。河北省沧县王寺镇人。1898年1月出生于旧知识分子家庭,1986年6月逝世于北京,享年88岁。
河北沧县古称沧州,在清末民初的社会动乱中,习武成风,以武林高手辈出而著称,同时也是文化事业较发达的地区。早年,孙楷第在家乡读小学,由于社会环境的限制,小学结业较迟。民国初年,他到沧县县城读中学。
1922年,孙楷第考入北平高等师范(即今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在大学学习期间,他开始受到乾嘉学派治学方法的影响,并认真研究了《广韵》、《集韵》、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正》及《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等典籍,通过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著作,学习了校勘古籍的理论和方法。
当时的北平高等师范教师中,著名的古文字学家杨树达对孙楷第影响最大。在杨树达指导下,孙楷第著有《王先慎韩非子集解补正》、《刘子新论校释》、《读庄子淮南子札记》。杨树达在北京师范大学讲《韩非子》,曾在课堂上一再引用孙楷第《王先慎韩非子集解补正》里的见解,给予肯定,还亲笔在《读庄子淮南子札记》一文之后加批道:“作得好。可喜也!”大学毕业后,孙楷第开始研究小说目录,这项工作也得到杨树达的赞同与支持。1931年孙楷第东渡日本访书,从策划到成行,都曾得助于杨树达。杨树达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对孙楷第有很深的影响。
1928年,孙楷第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时年已过30。他留校任国文系助教,兼《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的编辑。
1931年,他调到北平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任编辑、写经组组长,同时兼任北京师范大学、私立辅仁大学、北京大学等校的讲师。从这时开始,他便着力于编纂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一开始仅是因为参与《中国大辞典》的编纂,进入了这个门径之后,他一生从未暂离,坚持了半个多世纪。而这半个多世纪,是中国有史以来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
受到正统观念的局限,中国小说从来没有专门的目录。据说乾隆皇帝本人爱读通俗小说,但庞大浩繁的《四库全书》编成,通俗小说竟成为缺项。因编写《中国大辞典》等工作需要,孙楷第在着手研究通俗小说时,便决定从建立全新的小说目录学入手,把乾嘉学派重视版本、目录的方法,引入小说研究的领域。为创制小说书目,孙楷第遍阅北京公私所藏有关书籍,北京图书馆、孔德学校、北京大学及马廉、郑振铎等藏书中的善本小说,他都一一予以翻检阅读,特别是受益于北京图书馆的馆藏,并于1931年9月,受北京图书馆委派,东渡日本访书。1931年9月19日刚抵达东京,就惊闻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使他“悲愤填膺,欲归复止”。他在编成《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时,于序言中特意指出:“此次所阅者不过稗官野史之微,非世所急。矧当国步艰难之日,听白山之鼙鼓,惊沪上之烟尘,草玄注易,实际何补?深睢古人'玩物丧志'之言,所以怳然自失。”孙楷第对九一八与一·二八的隐痛于此可见一斑。
仅用两三年时间,孙楷第就编成了3种小说书目,并于1933年由国立北平图书馆、《中国大辞典》编纂处合印行世,即《中国通俗小说书目》10卷、《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6卷、《大连图书馆所见小说书目》1卷(附见于前书,并合为一册)。这3种书目目前公认是中国小说目录学的开山之作。从此孙楷第便以小说目录的创制者的身份为学林所知。
小说书目问世后,孙楷第又以其版本目录学知识为基础,开始研究小说本事,并着手撰写《小说旁证》。清代学者钱大昕曾说:读书要知道底本。孙楷第深受启发,在泛览四部群书中,凡遇到通俗小说来历、出处的有关资料,便一一予以摘抄。积久成帙,便进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孙楷第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