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尚书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5mb。
书籍内容:

前言
  《尚书》是一部古代的重要文献。它非常难懂。现在把它翻译出来,旨在帮助初学比较容易地理解它,从而了解一些我国古代的文化。这对批判继承我国古代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很有益处的。
  为什么叫《尚书》呢?《荀子・劝学篇》说:“书者,政事之纪也。”许慎《说文解字・序》说:“著于竹帛谓之书。”这说明书是写在竹帛上的政事记载。这种政事记载原来只叫《书》,汉代又叫它做《尚书》,见于《史记》的《五帝本纪》、《三代世表》和《儒林传》。王充《论衡・正说篇》解释说:“《尚书》者,以为上古帝王之书。”马融说:“上古有虞氏之书,故曰《尚书》。”伪《孔传》说:“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他们都把尚解释为上,把《尚书》解释为上古的史书。
  这部书在古代很受重视,曾经尊称为经,所以又称《书经》。这同《诗》三百篇叫《诗经》、《周易》叫《易经》是一个道理。
  学习《尚书》,需要了解同它有关的几个问题。现在分为四项粗略说明于下。
  先说《尚书》的源流:
  《尚书》是古代的历史文献。在先秦篇数很多。相传有几千篇,孔子删为百篇。《汉书・艺文志》说:“《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序,是指排列,孔子删为百篇而按时代次序加以排列。这百篇本是《尚书》的第一个选本。
  孔子为什么删《书》呢?章太炎先生说:“盖《尚书》过多,以之教士,恐人未能毕读,不得不加以删节,亦如后之作史者,不能将前人实录字字录之也。删节之故,不过如此。”章先生把删《书》的原因说得非常清楚。
  秦国有位博士,名叫伏生,专讲《尚书》。秦汉之际,天下大乱,伏生把《尚书》藏在屋壁。汉代初年,伏生只找到二十八篇。大概由于篇数的分合不同,又称二十九篇。《史记・儒林传》说:“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可见汉代初年,百篇之书多数散失了,只剩下二十多篇。
  伏生所传的二十八篇,是用汉代的文字写的,因此叫做《今文尚书》。这是《尚书》的第二个本子。
  伏生口授《尚书》,经过数代传到了欧阳高、大夏侯胜、小夏侯建,在汉武帝时立于国学,一直传到东汉末年,都得到国家的承认。
  晋代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族刘聪攻入洛阳,虏去晋怀帝,社会大乱,晋朝所藏图书遭到严重损失。欧阳高、大小夏侯三家的《今文尚书》全部丧失,民间也没有人学习它,伏生流传下来的《今文尚书》就这样终于失传了。
  汉武帝末年,鲁共王拆除孔子住宅,又发现一部《尚书》,它是用古代文字写的,所以叫做《古文尚书》。这部《古文尚书》被孔子后裔孔安国得到了。他把这部《古文尚书》依照古文字的形状写成隶书,所以又称隶古定本。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这部《古文尚书》与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的经文相比,不同的地方有四:一、多十六篇,二、脱字数十,三、异文七百多,四、都是古文字写的。这是《尚书》的第三个本子。
  这部《古文尚书》多出的十六篇,孔安国没有说解。东汉时贾逵替它作训,马融作传,郑玄作注,也只解释二十九篇,其余各篇没有师说,所以也没有流传下来。
  《古文尚书》只传习于民间,势力较小。汉平帝时,刘歆爱好古文学,建议朝廷把各种古文经书都立于国学,于是《古文尚书》才得到国家的承认。可是历时不久,到东汉初年又被取消了。《古文尚书》虽然没有立于国学,但学习的人很多,在学术界逐渐取得优势。在杜林、贾逵、马融、郑玄等人的提倡下,《古文尚书》终于盛行起来。永嘉之乱,今文尚书失传,剩下来的就只有古文尚书了。在南北朝,它仍然盛行。到了唐代,它又被伪《古文尚书》所压倒,竟至失传了。
  东晋元帝时候(公元317―322),豫章内史梅赜(一作梅颐)向元帝献了一部《孔传古文尚书》。据梅赜说,这部书是魏末晋初的学者郑冲传下来的。郑冲怎样得到它,梅赜没有说明。
  这部书的经文共有五十八篇,其中三十四篇的名称同当时流行的郑注本相同。除《舜典》无注外,其余都有注。书前有孔安国写的序,说明他得书和作传的情况。又把《书序》分别列在各篇经文的前面。这是《尚书》的第四个本子。
  这个本子从梁朝开始流行以来,由于刘炫、刘焯替它作《疏》,陆德明《经典释文》替它作《音义》,在学术界逐渐占了优势,终于压倒了郑玄的注本。
  唐朝初年制定《五经》的标准读本,采用了它,后来孔颖达等作《五经正义》,也采用了它。由于国家的承认,它一直流传下来,清代的《十三经注疏》本也就采用了它。
  据前人考证,这部书不但二十五篇经文是伪造的,而且它的全部注解和序文也是伪造的。
  再说《尚书》的真伪:
  先秦的《尚书》百篇本亡于秦朝,伏生的《今文尚书》亡于晋朝,孔安国的《古文尚书》亡于唐朝,只有梅赜所献的《孔传古文尚书》一直流传到现在。
  这部书按时代分为四大类。计有虞书五篇: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夏书四篇:禹贡、甘誓、五子之歌、胤征。商书十七篇:汤誓、仲虺之诰、汤诰、伊训、太甲(三篇)、咸有一德、盘庚(三篇)、说命(三篇)、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周书三十二篇:泰誓(三篇)、牧誓、武成、洪范、旅獒、金滕、大诰、微子之命、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蔡仲之命、多方、立政、周官、君陈、顾命、康王之诰、毕命、君牙、酌、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
  这部书经前人研究,发现它真伪杂糅。其中《孔安国序》是伪造的,《孔传》是伪造的,大禹谟、五子之歌、胤征、仲虺之诰、汤诰、伊训、太甲(三篇)、咸有一德、说命(三篇)、泰誓(三篇)、武成、旅獒、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周官、君陈、毕命、君牙、酌等二十五篇也是伪造的。不但如此,真之中又杂有伪造的文句。《舜典》前面“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F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凡二十八字,就是姚方兴等人加上的。
  上述这些真伪杂糅的情况,我们要特别注意,切不可以伪乱真。
  再说《尚书》的价值:
  经过前人的细心考证,《尚书》的真面目出现了,那就是我们这本书上前面所录的二十八篇。今天看来,它仍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白话尚书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