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世英口述自傳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叢書(25)
齊世英先生訪問紀錄
访问:沈雲龍 林泉 林忠勝
纪录:林忠勝

 

 

 

 

 
弁言
口述歷史訪問計畫,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在籌備時期,卽由籌備主任(嗣任首任所長)郭廷以擬訂進行,其目的在訪問當代軍事、政治、外交、文敎、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重要人物,請其自述生平,爲現代史保留忠實而深入的紀錄,以備歷史學者之硏究。自民國四十八年十月起迄六十一年九月止,參加訪問工作者先後有沈雲龍、王聿均等二十二人,接受訪問者七十餘人,成稿六十六份,約四百八十萬言。
口述歷史資料,其重要性不亞於文獻樘案。民國以還,內亂外患交迭相乘,史料損失,不可勝計。對歷史眞相的了解,需要參證當事人口述之處甚多,這些筆錄,對中國現代史的研究將有莫大的幫助。本所於七十一年開始徵得應訪者(或其家屬)同意,陸續刊印訪問紀錄,列爲口述歷史叢書。七十三年春在所長呂實強推動下,成立口述歷史組,恢復訪問工作。
本所訪問人員力求應訪者盡情暢談,所成筆錄文稿保留口述原意,不予刻意修飾。初稿送應訪者校訂後視爲定稿。惟應訪者記憶難免有所疏誤,或有涉及價値判断、個人恩怨、政治立場,而紀錄或有語意不淸,印刷或有手民誤植,尙祈讀者賜函指正。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组 謹識
中華民國七十九年四月
前言
齐世英先生字铁生,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八月三十日(一八九九年十月四日)。祖籍山西太原府,八代祖始迁居辽宁铁岭县。父鹏大(佐周),出身保定老速成学堂,服务军旅;母张氏佐夫教子,掌理家务。先生敏慧聪颖,七岁启蒙,先进私塾,后入新制小学,受新潮影响,去除发辫,成为该校学生剪辫之第一人。中学时代,先后就读奉天中学堂、两级师范附屬中学,旋又私赴天津,进英国教会学校——新学书院,开始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礼。
民国五年九月,先生东渡日本,于翌年暑假考入一高预科,创奉天学生赴日不满一年即考上一高的记录。一年后分发金泽四高就读,除研修课业、苦读语文外,并于校运赢得四百公尺冠军,一改中国学生不上运动场的观念,让日本学生刮目相看。其后先生涉猎渐广,深受西田几多郎、河上肇等哲学作品的影响,毕业后遂保送京都帝大哲学系。不久,先生转赴德国,先后入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研读哲学与经济,遍览社会主义的著作,深受历史哲学派的启迪。不幸,影响先生至深的二(堂)哥世长竟于此时病逝德国,先生怀着悲痛的心情携其骨灰经西伯利亚归来;而先生的游学生涯,也因此告一段落。
民国十四年春,先生回抵沈阳,受知于父执郭松龄将军,成忘年交,遂受命筹办同泽中学。年底,郭松龄不满张作霖屡次进关作战,发动兵谏,自滦州回师东北,先生应邀出任总司令部外交处主任。及郭氏兵败出走、遇难,先生暂避日本新民屯领事馆,蜗居半载,潜赴沈阳,结识吉田茂总领事,开始两人近半世纪的不平凡交谊。
先生脱险后,东走扶桑,旋赴天津,南下上海,再转武昌,广交天下之士,于南昌谒见蒋总司令,受委以参议之职,并于民国十五年底,在上海经由钮永建的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时北伐军正积极推进,先生虽非军人亦感军事学识之重要,遂再入日本步校就读。而这段期间,先生为改善中日关系,多次奔走高田、东京道上,往来沈阳、南京、日本之间,备极辛劳。
民国十八年春,先生自步校学成归国,应陈立夫之邀,出任中央政治会议特务秘书,主持东北党务。先生一面密派同志于各省展开组织工作,一面鼓励东北青年,前来南京就读中央军校、政校及警校,产生对中央的向心力,加强国家民族意识,颇著绩效。
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起,先生衔命东渡,为了解日本政府与军方的态度,走访犬养毅、头山满、床次等人,并与币原外相晤谈。币原希望中日两国自行处理,尽快解决,如向国联控诉,则旷日费时,难保军方不再滋事。我驻日大使蒋作宾亦深以为然,先生于是先电告张群代达,回国再面陈层峰,终不获采行。待日军侵略范围扩大,东北各地义勇军纷起,却欠联系。先生深感团结之重要,遂间关走东北,在哈尔滨会同志,到海伦见马占山。南返后于沪上筹组东北协会,积极支援义勇军,推展地下抗日工作。复与行政院协商,于平津成立“行政院难民救济委员会”及“东北青年教育救济处”,从事救济工作。并创办国立东北中山中学,接办东北大学、东北中学,招收流亡学生,使受正规教育。抗战期间,先生复将学校辗转内移,播迁四川,虽备尝艰辛,而弦歌赖以不辍,作育英才无数,功莫大焉。
先生与张学良思想迥异,作风有别。东北沦陷后,张虽曾电邀先生赴汉口晤谈,这是先生于役郭松龄回师东北以来,唯一一次与张会面,但话难投机。以后加上选举恩怨、党务发展等种种问题,遂成为张发动西安事变的藉口之一,先生引以为憾。
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起,先生任职抗战最高统帅部,共赴国难。二十七年,国民参政会成立,先生获聘为参政员,连任四届。此期间,先生时而汉口、时而重庆、时而西北、时而上海敌后,为党国奔走,为抗日冒险犯难。并创办时与潮社,发行《时与潮》半月刊、《时与潮》文艺月刊、《时与潮》副刊等杂志,译介世界新知、剖析政经情势,提供精神食粮,赢得自由地区广大读者的赞誉。
民国三十四年春,抗战形势逐渐好转。先生参加中央党部临时成立的东北党务高级干部会议,筹划东北接收事宜。胜利后,先生奉派代表中央赴东北慰问同志,目睹俄军的残暴及接收的怪现状,知大祸之将临,深以为忧。
民国三十七年,先生膺选为立法委员。随政府来台,大陆沦陷,先生不仅结束负责二十年的东北党务工作,甚且后来被迫离开他曾准备为之身殉的此一政党,心中感触必深。惟先生雍容大度,处之泰然,其后更致力于增进“中日”外交关系,凭其与吉田首相之交情及日本政界之渊源,往返奔走,折冲樽俎,献替良多。
先生秉持理想,坚守原则,笃信“自由、民主、法治”之理念,曾与雷震、高玉树等在台湾筹组“中国民主党”而未成,复与郭雨新等尽瘁于撒播自由、民主的种子,惜访问时未能谈及,不无憾焉。
先生英逸挺拔,器宇轩昂,举止温文,谈笑儒雅,有古大臣之风。从一九六九年七月至一九七○年一月,半年多的时间里,接受近史所的访问。在沈云龙先生的主 ............

书籍插图:
书籍《齊世英口述自傳》 - 插图1
书籍《齊世英口述自傳》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齊世英口述自傳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