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传-艾伯斯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哈耶克传
[美] 艾伦·艾伯斯坦 著
秋风 译
中信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哈耶克传 /(美)艾伯斯坦著;秋风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4
书名原文:Friedrich Hayek: A Biography
ISBN 978–7–5086–4442–4
I. 哈… II. ①艾… ②秋… III. 哈耶克,F. A.(1899—1992)-传记IV. ①K835.615.3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027764号
Friedrich Hayek: A Biography
Copyright © 2001 by Alan Ebenstein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Palgrave Macmillan USA,a division of ST MARTIN’S PRESS, LLC.
Simplified Chinese translation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 CITIC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书仅限中国大陆地区发行销售
哈耶克传
著者:[美] 艾伦·艾伯斯坦
译者:秋风
策划推广:中信出版社(China CITIC Press)
出版发行: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4号富盛大厦2座 邮编100029)
(CITIC Publishing Group)
电子书排版:张明霞
中信出版社官网:http://www.publish.citic.com/
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iticpub
更多好书,尽在中信飞书App:http://m.feishu8.com(中信电子书直销平台)
现在每个人都在谈论的、最终将使人类融为一个整体的、人人互相依赖的状态,只能是市场秩序的产物,而不可能通过任何其他手段实现。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法律、立法与自由》
目录
代译序
导言
第一部 战争(1899~1931年)
第1章 家庭
第2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3章 维也纳大学
第4章 纽约
第5章 米塞斯
第二部 英国(1931~1939年)
第6章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第7章 罗宾斯
第8章 凯恩斯
第9章 货币与商业波动
第10章 资本
第11章 国际金本位制
第12章 社会主义计算
第13章 经济学、知识与信息
第三部 剑桥(1940~1949年)
第14章 《理性的滥用与衰落》
第15章 方法论
第16章 《通往奴役之路》
第17章 成名
第18章 朝圣山学社
第19章 心理学
第20章 波普
第四部 美国(1950~1962年)
第21章 芝加哥大学
第22章 芝加哥学派经济学
第23章 社会思想委员会
第24章 密尔
第25章 《自由宪章》
第26章 影响
第五部 弗莱堡(1962~1974年)
第27章 《法律、立法与自由》
第28章 自由与法律
第29章 马克思、演进和乌托邦
第30章 政府与伦理规范
第31章 观念史
第32章 萨尔茨堡
第六部 诺贝尔奖(1974~1992年)
第33章 诺贝尔奖得主
第34章 弗里德曼
第35章 晚年货币思想
第36章 经济事务研究所
第37章 撒切尔夫人
第38章 祖父
第39章 《致命的自负》
第40章 林边公墓
第41章 “普遍的和平秩序”
附论
译后记
代译序
用观念战胜观念
从思想史的角度去认识一位思想家,就如同透过思想家的理论去观察我们今天的社会一样,要比单纯沉醉于其话语体系更能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感受,在理解他们思想的力量上,也会得到更为切实的收获。看他们穿行于人类社会的变迁之中,被烙上时代的累累印记,可以形成一种有着丰沛历史感的理解。正是从这些印记中,我们才能见证思想家在不同时空场景中非同寻常的经历。
这些不同的经历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可分为两类:一是影响力不减,但其真实性却被严重歪曲;二是在沉寂多年之后才被人发现而重新焕发光彩。这两类的事例都不胜枚举,第一类包括以赛亚·伯林曾讲述过的休谟哲学因民族文化空间的变化而发生畸变的故事。以休谟的谦和品格按说应该注定了他与民族主义激情和宗教狂热格格不入,但其怀疑主义到了有着“迷乱人生观”的德国人哈曼那儿,竟蜕变为给神秘主义浪漫派助阵的利器。另一个不为伯林所知,而我们十分熟悉的例子是,在欧美国家,达尔文的进化论多是保守主义的思想资源,到了中国却能够变成激进派救亡图存的呐喊。至于后一种思想被掩埋多年后重现价值的例子,我们可以举出伯林发掘的维柯,当然也有这里就要谈到的哈耶克。
这种思想演化的诡异过程,使我常有一种感触,读思想大师的原著固然必要,但这件事也跟吃汤圆差不多,若只吃汤圆不喝汤,是会失去很多味道的。我们要想知道那些思想是怎样成熟的,它后来的命运如何,它为何以那样的形态出现在我们面前,都得从思想史、从鲜活的历史脉络中寻找。从这样的追寻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用一些呈现于历史中的老眼光看待“新问题”,比用各种貌似新颖的理论可能更具说服力。比如,研究当下国情的学者,如果看看拿破仑三世统治下的法国,或是俾斯麦执政时期的德意志第二帝国,那么,对今日的社会情状也许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在世界近代化的历史上,毕竟有过不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威权主义政府也是很能干的,其成就并不亚于今日的中国;由此引发的种种社会现象,当然也与今天多有相似之处。我们若是弄清楚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令马克思连连叫好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今日一些知识分子为何对当下“道德破产”的世风怒不可遏;我们如果知道了马克思在分析波拿巴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哈耶克传-艾伯斯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