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周刊・怪诞心理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本期主要内容有…
版权
写在前面
为什么有人在人多的教室更容易集中精力学习?
为什么会产生「他(她)也喜欢你」这种错觉?
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
为什么人们愉悦的时候总是喜欢抱着转圈?
为什么有的人在处理自己的事情时完全没有动力,完成别人的请求时却拼尽全力?
为什么一旦在任务完成前对人说出计划,就难继续顺利执行?
为什么有些人在失败后,希望身边人也失败?
为什么在做重复劳动的时候,必须开个视频听个响才做得下去?
为什么在学习中休息一段时间后,再开始学就会变得困难?
为什么快速浏览一段内容的时候,很容易看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为什么长时间看认识的字反而越发感觉不认识?
为什么越小心翼翼越容易出错?
拓展阅读
版权
《知乎周刊》/知乎网
ZHI-BN:7-0140-0000161110-1
知乎网 www.zhihu.com
出品人 周源
编辑 张瑶 
设计 李怡晓
技术支持 赵世奇
《知乎周刊》由知识讨论社区知乎上的用户创作产生,经知乎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团队的合作制作完成。本周刊从每日知乎社区产生的大量 UGC 中精选高质量内容,进行组织、编辑、审校等工作,把优质的阅读内容,提供给许多还没有了解知乎,或者由于种种条件制约无法长时间使用知乎社区的用户,带你发现更大的世界。另有资讯类 app「知乎日报」,专业人士剖析热点新闻,一线杂志首发专栏特稿,欢迎下载品尝。
关于知乎:
知乎一直坚持高质量讨论社区的定位,其核心理念在于为用户提供中文互联网上最好的讨论体验。在知乎里,用户通过提问和回答,方便、高效地创建、组织、编辑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
知乎鼓励用户真诚、自律、言之有物,在尽情展现好奇心的同时,也能用自己的话语权表达观点的核心价值。目前,在知乎上聚集了中国互联网上科技、商业、文化等领域里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人群,他们来自于金融、医疗、法律、传媒、教育等众多行业,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较高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
知识产权:此电子周刊中内容的著作权均归对应的用户本人所有。第三方若出于非商业目的,将此电子周刊的内容转载,应当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姓名,注明「发表于《知乎周刊》」或「发表于知乎」,并不得对作品进行修改演绎。若需要对作品进行修改,或用于商业目的,第三方应当联系用户获得单独授权,按照用户规定的方式使用该内容。
最后修订:2016 年 11 月 10 日
电子邮箱: weekly@zhihu.com
写在前面
这不科学! 
当事情发展违背心理预期或者常识无法解释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在心底怒吼这四个字,常见的替代表述还有「奇了怪了」「见了鬼了」,几乎所有人都忍不住再问一句:「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日常生活中确实有太多不合理之处值得追问——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为什么心急如焚时间很紧的人反而更愿意选择游戏?为什么一旦在任务完成前对人说出计划,就难继续顺利执行?为什么有的人在处理自己的事情时完全没有动力,完成别人的请求时却拼尽全力? 
本期知乎周刊,心理学领域的知友尝试给出他们的解释,说明「这很科学」,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愿你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也祝你一如既往读得开心。 
为什么有人在人多的教室更容易集中精力学习?
□Andy Lee 
你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现象,这个现象叫「他人在场
」。
人在独处和在有他人在场时,行为举止会有很大的差异。一个人独处,是一个非社会人
,脱鞋抠脚没有任何问题。他人在场时,你则是作为一个社会人
,要时刻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声誉」
。声誉是他人对你的印象和评价,是社会给你贴上的标签。它无比重要,甚至比你真实的模样更加重要
。「友善」是一种声誉,「奸诈」是一种声誉,「物理学博士」是一种声誉,「木匠」也是一种声誉。甚至「男人」和「女人」也都是声誉,而你的第二十三对染色体究竟是 XY 还是 XX,反而不那么重要。
现在我们就很好理解了。当我们处于个人卧室而非教室时,我们越可以暴露出自身懒惰或者各种不良习性的一面。而当我们处于教室这种公共场所时,即便其中无人,这个环境本人就足以给我们「他人在场
」的暗示。而当教室中真的有人时,你就更加需要扮演一个社会人。
不难理解,在场的人越多,你的行为举止就越重要,因为在人多的情况下,你的声誉会更大程度地被赋值。
但是,在场的人真的越多越好吗?不完全是这样。这有一个边际作用递减
的情况。当人数由 0 变为 1 时,他人在场的效果增加得很高,而从 1 变为 2,效果稍差,但还是很高。从 10 变成 11 或许还有效果,但从 100 变成 101 时,效果就不明显了。
在「他人在场」这个概念的基础上,让我们再加上两个概念,一个是「从众
」,一个是「人众无知
」。
「从众
」不难理解,就是随大流
。它的效果也会随「众」的人数上升而上升,边际效果也有递减,但不明显。既然教室中大家都在学习,你也更可能从众地学习,否则你就会面临来自群体的压力。
但是,为何大家不都在教室里玩,这样就可以从众地一起开心地玩耍啦~还不会影响到「声誉」~
这是因为,「人众无知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想玩,但每个人都不知道别人是这么想的
。每个人都以为别人是想学习,都认为别人会对「懒惰行为」赋值为「负面声誉」,虽然事实上没有一个人会这么做。就因为「人众无知」,结果大家都在教室里苦逼地学习,而不是开心地玩耍。
小伙伴们,大家记住了吗?「他人在场
」,「从众
」,「人众无知
」这三个概念都很有趣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买一本社会心理学的书籍来读读吧~
附加:有说「他人在场」反而影响到学习的小伙伴,这可能是因为他人可能会发出声音或者在你视野中移动进而使你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在学习材料上。还有可能是因为他人在场让我们感到了压力,反而无法好好学习。但更多的情况是「他人在场」促进我们的社会行为。
2015-03-10
作者出版作品
《拔起逻辑之剑》
:如果你不敢向他人的谬 ............

书籍插图:
书籍《知乎周刊・怪诞心理学》 - 插图1
书籍《知乎周刊・怪诞心理学》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知乎周刊・怪诞心理学 - (EPUB全文下载)